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主司王起(一作和主司周侍郎 唐 · 孟球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引用典故:伐木嘤嘤 化龙 九皋
当年门下化龙成,今日馀波进后生。
仙籍共知推丽藻(一作则)禁垣同得荐嘉名。
桃蹊早茂誇新萼,菊圃初开耀晚英。
谁料羽毛方出谷,许教齐和九皋鸣。
广济新仓记乾道五年 南宋 · 赵彦端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八○、《景定建康志》卷二三、《永乐大典》卷七五一六
上临御之六年,中都之仓廪实,乃始建丰储仓,著百万。
然议者犹谓宜仿古实边之意,藏之外便。
天官贰卿史公正志躬献纳,而彦端掾公府,皆与闻之。
未几公出镇建康,彦端亦将漕江东,踵至焉。
上熟,其粜二十,几以病农。
公乃推前议,大出库钱,敛而藏之,以均本末,成先备,而廪人病委积之无所也,以告。
盖昔之为仓者三,曰广济,曰常平,曰大军,绵亘错峙,凡百有条楹,自他郡视之,可谓壮矣。
惟帝之别都,天下劲兵良马在焉,岁之经入,无虑数十万斛,漕江而下者,舳舻数千里。
方其流衍坌集,虽佛庐宾传为之充仞,而皂栈之供,有至于露积者。
古帝王之居也,其廪廥之制,宜雄盛闳博,后世可考,而图记独称吴苑仓在苑城内,于晋为太仓,馀无闻焉。
苑城,今都城也。
以当时运渎推之,于广济为近,皆距城之西偏,外薄于江,中则秦淮注焉。
转漕之利,古今盖同之。
于是因广济之北彻故官治,又告于大将,从旁军营得地,凡百有一十丈,为屋八十有四楹,度受粟五十万斛。
高明旷夷,深厚固严,输者不劳,守者易力。
然储材于素,市工以直,农不去野,商不辟涂,斧斤齐和,丹垩绚焕,故新相临,迥出其表。
中役有沉筏举于江,莫之主名,取而用之,既巨且良,民怀不扰,益以叹异。
始于乾道四年秋九月戊辰冬十有二月甲寅乃告成焉。
公伟人也,其在朝廷,尝为上陈天下大计,上命坐,反复酬听,率漏下十数刻。
其辍公之来,固不专于奉法令,剸烦剧,然适疆埸无事,而狱讼、簿书之属,又廓廓无定著,故得以其馀力,为一方长久之图。
自城池邑屋,细大毕举,兹其一也。
公早生慷慨,不治财,及在官,则觳然如他人之私。
方天子以恭俭先天下,乃者郡国以潦闻者众,既优其复除,又从而赈廪之,而太仓之富自若也。
公之境人食三釜,亦蠲其入十三。
盖君臣之间,以俭登济者如此。
夫道上德意而采方国之风者,使人职也。
故并记之,以昭示来者,俾知富国之道自俭始。
五年春三月辛未左朝请郎直显谟阁权发遣江南东路计度转运副使公事赵彦端记。
左朝奉郎、新差权通判楚州军州、主管学事、赐绯鱼袋杜易书并题额。
奏请乘衅伐齐 北魏 · 源怀
 出处:全后魏文卷二十七
南贼游魂江、扬,职为乱逆,肆厥淫昏,月滋日甚,贵臣重将,靡有孑遗,崇信奸回,昵比阉竖,内外离心,骨肉猜叛。
萧宝融僭号于荆郢,其雍州刺史萧衍勒兵而东袭,上流之众,已逼其郊。
广陵京口,各持兵而怀两望,钟离淮阴,并鼎峙而观得失。
秣陵孤危,制不出门。
君子小人,并罹灾祸。
延首北望,朝不及夕。
斯实天启之期,吞并之会。
乘厥萧墙之衅,藉其分崩之隙,东据历阳,兼指瓜步,缘江镇戍,达于荆郢。
然后奋雷霆之威,布山河之信,则江西之地,不刃自来,吴会之乡,指期可举。
昔士治有言,皓若暴死,更立贤主,文武之官,各得其任,则劲敌也。
萧衍克就,上下同心,非直后图之难,实亦扬境危逼。
何则?
寿春之去建邺,七百而已,山川水陆,彼所谙利。
脱江湘无波,君臣效职,藉水凭舟,倏忽而至,寿春容不自保,江南将若之何?
今宝卷邑居有土崩之形,边城无继援之兆,清荡江区,实在今日。
臣受恩既重,不敢不言(《魏书·源贺附传》。景明二年源怀车骑大将军,谨奏。)
迎立南康王 南齐 · 文安王后
 出处:全齐文卷六
西中郎将南康王宜纂承皇祚,光临亿兆,方俟清宫,未即大号,可且封宣城、南琅邪南东海东阳临海新安寻阳南郡竟陵宜都十郡为宣城王,相国、荆州,加黄钺,置僚属,选百官,西中郎府南康国并如故。
须军次近路,主者详依旧典,法驾奉迎(《南齐书·和帝纪》。骁骑将军夏侯禀自京师江陵,称宣德大后令。)
梁故侍中司徒骠骑将军始兴忠武王 南梁 · 徐勉
 出处:全梁文卷五十
(上阙)天□降玄鸟以居亳,□□□白马□□□□初启□是惟□□文终□□□□□□□□□寺□□(上阙)书□府纪太常,□□为□□后□□□集□命□□□□家□□之□于斯乎□□□□□□□□资三□□□□□□明之□亻(上阙)友因心敬□□年□□□生吴太妃有疾□衣不解带(上阙)
室迩人□则应之千里□□□□□□府□□西中郎□□□□□□□□□游戎佐咏□□齐□□□□□□□□□□□□□□念(上阙)风云之会,乘天地之□□□□□□□□□□臣十□□□□□□□□□□□□□纷纭□勇公参赞神谟,夙兴帷幄,功□□□□□□□□州□□□□以公□□□将军西中咨议□□□□中郎俄迁给事黄门侍郎,□□□□□□□□□□□□行□□□□南平□□守□部于□□□宅心□百胁会,人神协契,莫不率从,而□□之□□□□□□□□□□□犹□实繁有徒,□□王□公□□□□□□□□肃奉成规事等萧寇出七西垒,□□南平梁州齐兴太守颜□都魏兴太守□师仁□□□□□逾一万,谋据汉北,将至城下,必毗赞谟,尽其晨□□□□□□□□□□□□□□□□𫲼萧□□休烈来寇□□奸回犹骋,豕突方纵。
镇军将军萧颖胄佐命西朝,政教攸在,一朝徂殒,内外□然以公式遏□□□□□□□下□荣徵公入辅,闻命选徒,裹粮遄迈。
(上阙)以英□罪人斯得,七□底定,百揆时叙,大蕃兴后来之歌,皇舆无反顾之虑。
和帝西下,以公为使持节都督荆湘益宁南北秦六州诸军事平西将军,行(上阙)承□业□□□□□维城□□□勋兼望,□惟鲁卫,曰钦哉,□字南服
天监元年四月封始兴郡王食邑二千户
江汉之□,实惟南国,形胜之要,□镇西楚,苞含蛮埏,控接巴巫,分陕(上阙)总督□□□□□□诏使持节都督荆湘益宁南北秦六州诸军事、安西将军、荆州刺史,公褰襜以化梨氓,张袖以纳夷狄,先之以德惠,后之以威刑,广田省役,阶无滞讼,应接如神(上阙)
我□□□命公折简,以示祸福,□俟兵卒之劳,成都乂安,公之力也。
事间务隙,常集宾僚,访问政道,谈述诗赋,亲屈车骑,轼隐者之庐,虚己降尊,延白屋之士,给医药以拯疾病,建(上阙)以古方今,岂□□□□□□□□外被茂□于楚山。
寻加鼓吹一部。
六年,沮漳暴水,汛滥原隰,南岸邑居,频年为患,老弱遑遽,将至沈溺。
公匪惮栉沐,躬自临视,忘垂堂之贵(上阙)
叹服德之攸□皆曰神明,四郡所漂,赈以私,髟龙眉系发,莫不歌颂。
是岁嘉禾一茎九穗,生于邴洲,甘露降于府桐树,唐叔之美事(上阙)水浆不入口六日,毁瘠三年,扶□□□□旨□喻以大军之后,宜尽绥□□表自陈□哀苫次,服制有阕,毁□逾□,羊枯不堪屐履,荀顗面不可识,哀瘠在皇,忧未忘也。
(上阙)都督北讨众□□率□□中书令中卫将军□□卫尉卿,公趋事紫□兼总关柝,丝纶□□衿带以□八□斯谧,千庐无警。
其年秋,更授使持节散骑常侍□□□□□□□徐□□五州诸军事镇北将军兖州刺史,以□□□服□□□□□□□□□□□□□□□□□□旧曰难治,公□车□□怀远能迩,贝锦在路,不盗窃于逵中,桃李乘荫,不潜掇于樾下,桃李率由清约,马□□□□□□□□□□□□□□□□□□□□□□传述□□□□□九年六月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益宁梁南北秦沙六州诸军事镇西将军益州刺史
□□□□北指秦州,鸟□河沙之酋,龟兹陇右之长,□□方(上阙)百□□□□□□□□□□□□□□□□□□□□□道过□□□□□不□□□□于□□祭仲元于圭畿,表君平之旧庐,轼长卿之故馆(上阙),则□□□□十四年更授使持节散骑常侍(上阙)莫不改过(上阙)
安成康王□□□□异体弥深友(上阙)夙夜匪懈,吐握□怠(上阙)月八日□□□□□□疾至大渐,舆驾骤幸,有废寝膳,公虑贝神□□不称(上阙)勋隆陕服,契阔屯夷,劬劳□寄□内掌□司嘉猷弥著,方正位论道,□□□□奄□□□□用伤悼于厥心(上阙)谥曰忠武王,礼也。
惟公栖心衡泌,则缮性虚净,枕戈授律,则勋隆协赞,孝敬尽于君亲,仁义行于乡□,孜孜为善,温温克让,□神妙极斧藻(上阙)存勿□□□□□绩著刑蛮,化行□□□□其□□□其□推贤下士,降尊就卑,无弃贱贫,所珍儒雅,盐梅鼎实,舟楫大川,信列辟之羽仪,庶僚之准的者也,加以深信大道,妙识若空,味绝滋腴,身离烦渴(上阙),固能使□世钻仰,道俗□□,功高宇宙,誉穆惇□□□□□□□□□□吏民哀恸,示衰绖成林,瞻太山而弥悲,仰栋宇而兴慕,谅已镂金雕玉,昭像凤墀,饰碧绘丹,图刑驎阁,戎狄思耿,胡羌悲邓,告哀堕泪,不(上阙)罗玄昭等烟霞□阻,川路悠长,不及卜远之辰,罔逮易名之请,洒泣□寄,衔恨莫申,谨遵前义,刊□立碑,仿佛令德,依稀神仪,传世代而莫朽,等山川而无酬。
其辞曰:
日月贞明,川岫澄清。
□□奉职,毗世作桢。
于铄忠武,体二于情。
义均奭旦,道蔼□平。
栋梁世则,羽翼人英。
木运告圮,寻伦殄覆(上阙),水,虎啸樊谷。
关河之寄,允归亲睦。
若恂系兵,犹可转谷。
缔构宝玄,山河万宇。
云雷利□□□□土,比汉于梁,方周于鲁。
拥旄推毂,出蕃入辅,车服有庸,旗章有序。
六条设教,八命胥彰,再临七泽,傍(上阙)□彭泗,恩浃樊襄。
有来斯穆,无思不康。
弘□圣化,休我烈光。
文武兼姿,出内均美。
式□□□,肃雍中垒。
仪形三事,飞腾九轨。
胥是讴歌,明兹狱市。
方趋上铉,燮理阴阳。
陪銮日观,侍跸龙乡
(上阙)台光。
报施为虚,福仁遂爽。
环树云落,人伦安放?
罢市四蕃,行号十壤。
吏民摧慕,宾迎□罔。
山海安托,禅佩空想。
如郑丧侨,由晋亡向。
西光暧暧,东川瀁瀁。
时谢恩深,年流德广
式雕玄□,永寄希仰。
侍中尚书右仆射惠将军东海徐勉(碑拓本。)
武帝景阳楼诗 南梁 · 柳恽
 押尤韵
南史曰:武帝与宴。必诏赋诗。尝和帝景阳楼篇。深见赏美。当时咸共称传。
太液沧波起,长杨高树秋。
翠华承汉远,雕辇逐风游(○梁书本传。南史本传。《诗纪》七十九。)
奏定朝直 南梁 · 乐蔼
 出处:全梁文卷四十
敕旨以军旅务殷,且停朝直。
窃谓匪懈于位,义昭夙兴,国容旧典,不可顿阙。
与兼右丞江诠等参议,八座丞郎以下,宜五日一朝,有事,郎坐侍下鼓,无事,许从实还外(《南齐书萧颖胄传》,和帝西台即位,左丞乐蔼奏。)
复除荆雍义众诏中兴元年四月 南齐 · 萧宝融
 出处:全齐文卷五
荆雍义举所基,实始王迹。
君子劳心,细人尽力,宜加酬奖,副其乃诚。
凡东讨众军及诸向义之众,可普复除(《南齐书·和帝纪》)
举义下教 南齐 · 萧宝融
 出处:全齐文卷五
吾躬率晋阳,剪此凶孽,戎事方勤,宜覃泽惠。
所领内系囚见徒,罪无轻重,殊死已下,皆是遣。
先有位署,即复本职,将吏转一阶。
从征身有家口停镇,给廪食。
凡诸杂役,见在诸军带甲之身,克定之后,悉免为民。
其功效赏报,别有科条(《南齐书·和帝纪》)
水龙吟 秋角 清 · 蒋春霖
 押词韵第九部
平沙一片斜阳,军声吹得边愁破。
长旗月上,高城回望,层阴暗锁。
斑马萧萧,昏鸦暗暗,惊寒齐和
纵蒲桃酒美,凄凉满耳,渐别泪、征袍涴。

休认芦洲宵过。
想严更、戍楼星火。
江天霜白,孤舟那日,伤心尚可。
铁甲三年,铜钲五夜,枕兵谁卧。
怕家山梦远,西风残响,趁归鸿堕。
转庵寿二首 其二 南宋 · 许及之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岁岁新阳喜仲旬,两家儿辈作生辰。
下生弥勒迟三日,共约梅花作故人。
未许同龛供佛事,只须共载接车茵。
相先寿语须齐和,满酌吾家太玉春。
上表请开献书之路 西魏 · 牛弘
 出处:全隋文卷二十四
经籍所兴,由来尚矣。
爻画肇于庖羲,文字生于仓颉,圣人所以弘宣教导,博通古今,扬于王庭,肆于时夏。
故尧称至圣,犹考古道而言,舜其大智,尚观古人之象。
《周官》,外史三皇五帝之书,及四方之志。
武王黄帝、颛顼之道,太公曰:「在《丹书」》。
是知握符御历,有国有家者,曷尝不以《诗》《书》而为教,因礼乐而成功也。
昔周德既衰,旧经紊弃。
孔子以大圣之才,开素王之业,宪章祖述,制《礼》刊《诗》,正五始而修《春秋》,阐《十翼》而弘《易》道。
治国立身,作范垂法。
秦皇驭宇,吞灭诸侯,任用威力,事不师古,始下焚书之令,行偶语之刑。
先王坟籍,扫地皆尽。
本既先亡,从而颠覆。
臣以图谶言之,经典盛衰,信有徵数。
此则书之一厄也。
汉兴,改秦之弊,敦尚儒术,建藏书之策,置校书之官,屋壁山岩,往往间出。
外有太常太史之藏,内有延阁、秘书之府。
孝成之世,亡逸尚多,遣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诏刘向父子雠校篇籍。
汉之典文,于斯为盛。
王莽之末长安兵起,宫室图书,并从焚烬。
此则书之二厄也。
光武嗣兴,尤重经诰,未及下车,先求文雅。
于是鸿生巨儒,继踵而集,怀经负帙,不远斯至。
肃宗亲临讲肄,和帝数幸书林,其兰台、石室,鸿都、东观,秘牒填委,更倍于前。
孝献移都,吏民扰乱,图书嫌帛,皆取为帷囊。
所收而西,裁七十馀乘,属西京大乱,一时燔荡
此则书之三厄也。
魏文代汉,更集经典,皆藏在秘书、内外三阁,遣秘书郎郑默删定旧文。
时之论者,美其朱紫有别。
晋氏承之,文籍尤广。
秘书监荀勖定魏《内经》,更著《新簿》。
虽古文旧简,犹云有缺,新章后录,鸠集已多,足得恢弘正道,训范当世。
属刘、石凭陵,京华覆灭,朝章国典,从而失坠。
此则书之四厄也。
永嘉之后,寇窃竞兴,因河据洛,跨秦带赵。
论其建国立家,虽传名号,宪章礼乐,寂灭无闻。
刘裕平姚,收其图籍,五经子史,才四千卷,皆赤轴青纸,文字古拙。
僭伪之盛,莫过二秦,以此而论,足可用矣。
故知衣冠轨物,图画记注,播迁之馀,皆归江左
晋、宋之际,学艺为多,齐、梁之间,经史弥盛。
宋秘书丞王俭,依刘氏《七略》,撰为《七志》。
梁人阮孝绪,亦为《七录》。
总其书数,三万馀卷。
侯景渡江,破灭梁室,秘省经籍,虽从兵火,其文德殿书史,宛然犹存。
萧绎据有江陵,遣将破平侯景,收文德之书,及公私典籍,重本七万馀卷,悉送荆州
故江表图书,因斯尽萃于矣。
及周师入郢,悉焚之于外城,所收十才一二。
此则书之五厄也。
后魏爰自幽方,迁宅伊、洛,日不暇给,经籍阙如。
周氏创基关右,戎车未息。
保定之始,书止八千,后加收集,方盈万卷。
高氏据有山东,初亦采访,验其本目,残缺尤多。
东夏初平,获其经史,四部重杂,三万馀卷。
所益旧书,五千而已。
今御书单本合一万五千馀卷,部帙之间,仍有残缺。
比梁之旧目,止有其半。
至于阴阳河洛之篇,医方图谱之说,弥复为少。
臣以经书,自仲尼已后,迄于当今,年逾千载,数遭五厄,兴集之期,属膺圣世。
伏惟陛下受天明命,君临区宇,功无与二,德冠往初。
自华夏分离,彝伦攸斁,其间虽霸王递起,而世难未夷,欲崇儒业,时或未可。
今土宇迈于三王,民黎盛于两汉,有人有时,正在今日。
方当大弘文教,纳俗升平,而天下图书尚有遗逸,非所以仰圣情,流训无穷者也。
臣史籍是司,寝兴怀惧。
陆贾汉祖云「天下不可马上治之」,故知经邦立政,在于典谟矣。
为国之本,莫此攸先。
今秘藏见书,亦足披览,但一时载籍,须令大备。
不可王府所无,私家乃有。
然士民殷杂,求访难知,纵有知者,多怀吝惜,必须勒之以天威,引之以微利。
若猥发明诏,兼开购赏,则异典必臻,观阁斯积,重道之风,超于前世,不亦善乎!
伏愿天鉴,少垂照察(《隋书·牛弘传》,《北史·牛弘传》,又见《御览》六百十九)
唐大飨拜洛乐章(《唐书·乐志》曰:“则天皇后永昌元年大享拜洛乐,礼设用《昭和》,次《致和》,次《咸和》。乘舆初行,用《九和》。次拜洛受图,用《显和》。登歌用《昭和》,迎俎用《敬和》,酌献用《钦和》。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齐和》。武舞用《德和》,撤俎用《禋和》,辞神用《通和》,送神用《归和》。”按《乐志》又有《归和》一章,亦送神词也。) 致和 初唐 · 武则天
 押阳韵
神功不测兮运阴阳,包藏万宇兮孕八荒。
天符既出兮帝业昌,愿临明祀兮降祯祥。
唐大飨拜洛乐章(《唐书·乐志》曰:“则天皇后永昌元年大享拜洛乐,礼设用《昭和》,次《致和》,次《咸和》。乘舆初行,用《九和》。次拜洛受图,用《显和》。登歌用《昭和》,迎俎用《敬和》,酌献用《钦和》。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齐和》。武舞用《德和》,撤俎用《禋和》,辞神用《通和》,送神用《归和》。”按《乐志》又有《归和》一章,亦送神词也。) 德和 初唐 · 武则天
 押纸韵
夕惕同(一作司)龙契,晨兢当凤扆。
崇儒习旧规,偃伯循先旨。
绝壤飞冠盖,遐区丽山水。
幸承三圣馀,忻属千年始。
唐大飨拜洛乐章(《唐书·乐志》曰:“则天皇后永昌元年大享拜洛乐,礼设用《昭和》,次《致和》,次《咸和》。乘舆初行,用《九和》。次拜洛受图,用《显和》。登歌用《昭和》,迎俎用《敬和》,酌献用《钦和》。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齐和》。武舞用《德和》,撤俎用《禋和》,辞神用《通和》,送神用《归和》。”按《乐志》又有《归和》一章,亦送神词也。) 昭和 初唐 · 武则天
四言诗 押东韵
九玄眷命,三圣基隆
奉成先旨,明台毕功。
宗祀展敬,冀表深衷。
永昌帝业,式播淳风。
唐大飨拜洛乐章(《唐书·乐志》曰:“则天皇后永昌元年大享拜洛乐,礼设用《昭和》,次《致和》,次《咸和》。乘舆初行,用《九和》。次拜洛受图,用《显和》。登歌用《昭和》,迎俎用《敬和》,酌献用《钦和》。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齐和》。武舞用《德和》,撤俎用《禋和》,辞神用《通和》,送神用《归和》。”按《乐志》又有《归和》一章,亦送神词也。) 九和 初唐 · 武则天
四言诗 押青韵
坤德,钦若乾灵。
惭惕罔置,兴居匪宁。
恭崇礼则,肃奉仪形。
惟凭展敬,敢荐非馨。
唐大飨拜洛乐章(《唐书·乐志》曰:“则天皇后永昌元年大享拜洛乐,礼设用《昭和》,次《致和》,次《咸和》。乘舆初行,用《九和》。次拜洛受图,用《显和》。登歌用《昭和》,迎俎用《敬和》,酌献用《钦和》。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齐和》。武舞用《德和》,撤俎用《禋和》,辞神用《通和》,送神用《归和》。”按《乐志》又有《归和》一章,亦送神词也。) 归和 初唐 · 武则天
 押蒸韵
调云阕兮神座兴,骖云驾兮俨将升。
腾绛霄兮垂景祜,翘丹恳兮休徵。
唐大飨拜洛乐章(《唐书·乐志》曰:“则天皇后永昌元年大享拜洛乐,礼设用《昭和》,次《致和》,次《咸和》。乘舆初行,用《九和》。次拜洛受图,用《显和》。登歌用《昭和》,迎俎用《敬和》,酌献用《钦和》。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齐和》。武舞用《德和》,撤俎用《禋和》,辞神用《通和》,送神用《归和》。”按《乐志》又有《归和》一章,亦送神词也。) 昭和 初唐 · 武则天
四言诗 押庚韵
舒云致养,合大资生。
德以恒固,功由永贞
升歌荐序,垂币翘诚。
虹开玉照,凤引金声。
唐大飨拜洛乐章(《唐书·乐志》曰:“则天皇后永昌元年大享拜洛乐,礼设用《昭和》,次《致和》,次《咸和》。乘舆初行,用《九和》。次拜洛受图,用《显和》。登歌用《昭和》,迎俎用《敬和》,酌献用《钦和》。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齐和》。武舞用《德和》,撤俎用《禋和》,辞神用《通和》,送神用《归和》。”按《乐志》又有《归和》一章,亦送神词也。) 拜洛 初唐 · 武则天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菲躬承睿顾,薄德忝坤仪。
乾乾遵后命,翼翼奉先规。
抚俗勤虽切,还淳化尚亏。
未能弘至道,何以契明祇。
唐大飨拜洛乐章(《唐书·乐志》曰:“则天皇后永昌元年大享拜洛乐,礼设用《昭和》,次《致和》,次《咸和》。乘舆初行,用《九和》。次拜洛受图,用《显和》。登歌用《昭和》,迎俎用《敬和》,酌献用《钦和》。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齐和》。武舞用《德和》,撤俎用《禋和》,辞神用《通和》,送神用《归和》。”按《乐志》又有《归和》一章,亦送神词也。) 敬和 初唐 · 武则天
四言诗 押霰韵
兰俎既升,羞可荐。
金石载设,咸英已变。
林泽斯总,山川是遍。
敢用敷诚,实惟忘倦。